提起私募基金,可能身边大部分做投资的朋友都一知半解,虽然像王亚伟、赵丹阳、徐翔这些私募大佬的名字大家耳熟能详,但回到问题本身,什么是私募?和公募有什么区别?可能90%的人都不太清楚。
股神巴菲特曾说过:不要投资自己不懂的东西!言下之意就是你想要投资一个新的品种,第一步就是了解它,那今天班长就带大家一起把私募摸清楚。
先来看定义:私募基金,是指以非公开方式向特定投资者募集资金并以特定目标为投资对象的证券投资基金。简单来说就是“在小圈子里私下募集”,专业的基金经理向特定的投资者募集资金,主要投向股票、期权、债券、商品期货等,追求收益来回馈投资者。
☞问题来了:私募和公募有什么区别?
区别1:募集方式不同
所谓公募,顾名思义就是公开募集,私与公对应。私募通过非公开进行募集,法律规定私募的募集不允许公开宣传,如果哪天你在街上或者菜场看到私募海报,公开宣传做都是违规行为!别怪班长没提醒你哦!
区别2:募集对象和门槛不同
民间流传这么一句话叫“众人买基火焰高”,这里的基是指公募基金,公募的募集对象为广大社会公众,没有人数,也没有投资门槛。但在高净值人士圈子里,也有句话叫“百万起步买好基”,其实私募的募集对象是少数合格投资者(500万金融资产或者最近三年年均收入在40万以上),每只基金都有人数上限;投资门槛在100万以上。
区别3:产品规模
公募规模较大,基本在几亿之间,百亿级的基金也是很常见的。相比私募可以称得上“小巧玲珑”,一般在几千万到几十亿之间,规模较小,操作也更加灵活。
区别4:信息披露
公募的信息披露要求严格,一举一动都要向投资者披露,比如投资标的、投资组合、产品净值等;私募保密性较强,监管没有明确的披露要求,仅对购买该产品的投资者进行适当的净值披露。
区别5:投资
公募基金受限较多,在投资品种、投资比例、投资仓位与基金类型的匹配上有严格的;私募就非常灵活了,可空仓可满仓,可参与股票、股指期货、商品期货等多种金融产品的投资。
区别6:追求目标
公募更加看重的是管理规模,靠收取管理费来维持运作,对于管理人来说“旱涝保收”,规模越大,基金公司收入就越高;私募基金追求的是绝对的收益,基金经理主要是靠“业绩提成”生存,与投资者共进退,投资者吃上了饭,管理人才有粥喝。
☞敲黑板,总结下:
☞问题又来了:私募历史收益怎么样?
(数据来源:Choice数据 )
回顾沪深300和私募基金综合指数过去10年的走势可以发现:私募基金综合指数除了在2015年和2018年出现较大幅度的回撤外,其余时间段收益都保持整体向上的趋势;并在震荡市区间表现出了良好的净值恢复能力;截止2019年3月底,私募综合指数跑赢沪深300指数63.8%。
(数据统计区间:2008.1-2019.1)
再来看另外一个更加具体的数据,上图是2008年以来股票类基金和沪深300的历史业绩走势,最上方的是股票多头私募指数,中间是中证股票型式基金指数,最下方曲线为沪深300指数。可以看到截止至2019年年初,股票多头私募指数以绝对优势领先股票型式基金46.88%,领先沪深300指数145.79%。
看到这里,是不是感觉发现了新,想要了解更多私募,赶紧联系班长哦~(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下一篇